秋海棠繁衍通用播种、扦插和分株三种办法。
源于种子细小,播种时常需混细沙撒播,出苗才较均匀。现在市场上出售有一种包衣种子,用来播种效果会更好一些。播种时,用木板轻压种子,使之和基质密切接触,但可先不覆土,从盆底浸水。待基质润湿后,盆上覆盖半晶莹的塑料薄膜,置20℃左右的半阴处。基质发干时,适当以喷雾状水润湿,通常半月左右即可出苗。绝大部分秋海棠从出苗至开花,在适宜的治理下,也许需5个月左右的时间。
用来扦插的盆器应洁净,盆土应消毒,这样能减少病害的发生。播种基质通用泥炭土混1/2至1/4的蛭石,可能用培养土混一些腐叶土及沙配制。扦插可用茎插、叶插及根状茎扦插三种办法。扦插是繁衍秋海棠最通用和最主要的办法。差异种类的秋海棠,因其形态及生根特点各异,故而采取的扦插办法亦不相同,有茎扦和叶插两个方面。通常须根类秋海棠,如竹节秋海棠(B.presiclent—carnot)、银星秋海棠(B.argenteo—guttata),绒叶秋海棠(B.CAThayana)和桐叶秋海堂(B.platanifolia)等,因具备显注的地上茎,并且茎上能长出不定根,故适宜用茎插。而根茎类秋海棠,如马蹄秋海棠(B.massoniana)、彩叶秋海堂(B.rex—cultorumcy.Colourful)眉毛秋海棠(B.boweri)及蟆叶秋海棠(B.rex)等,源于不具备竖立的地上茎,并且其叶片具备再生不定根和萌发不定芽之功能,则以叶插为好。扦插基质须选用疏松、透气、透水性能好,且不含任何病菌的蛭石或细砂,这样就不会一、导致插穗或叶片因扦插床 (盆)积水而腐烂,或因感 染病菌而妨碍生根。
茎插温室内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扦插效果最好。这时能结合修剪整形,选取生长强壮的茎剪成长10厘米左右作为插穗,上留3—4叶。插穗基部要选在叶腋处剪成斜面,源于此处罚生组织细胞分裂活动旺盛,因而极易生根。然后将插穗插入基质1/3至1/2。浇一次透水,10—25天愈合生根,一个月以后即可分盆栽植。
秋海棠叶的叶脉切断处也可发根生芽,利用这一特点,可用叶片进行繁衍。叶插通常在春末和夏秋进行。选择发育成熟的二年生叶片为好,若叶片太嫩,插后轻易腐烂,太老则生根慢,并且不易出芽,叶片选好后能平插,也能竖插。所谓平插,就是先剪去大部分叶柄(留0.5厘米左右),用利刀在叶片上把主脉划断,每张叶片可划3—5个切口,然后将叶片平铺在扦插床(盆)面,并镇压一下,使叶片充足与扦插基质结合,喷水至基质湿润,约一个月,在叶柄基部和叶脉切口处就会生根,这时每隔7—10天浇一次无土栽培营养液,或1:1000尿素溶液,能促使不定芽的萌发。2—3个月就可成为一棵New植株幼苗。竖插就是剪去叶柄和叶片外围的薄组织,并将叶柄基部剪成楔形,然后将其竖着插入基质1/2,保持基质湿润,40—60天即可生根和长出不定芽。
无论是茎插还是叶插,扦插后都必需保持扦插床四周较高的空气湿度,并要保证光照充足(夏季要遮荫),才干提高其成活率。扦插成活后,将小苗直接转入无土栽培,能够大大加快小苗的生长速度。
根茎类秋海棠可剪取4厘米左右长的根茎斜插于洁净的沙中或蛭石中,半月余也可生根并连续发芽。
分株是一种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根茎类(观叶类)秋海棠通常采取这种办法进行繁衍。球根类秋海棠还可用分割块茎的办法繁衍。将发芽的块茎纵向切分,每块有1至2个芽,待切口晾干后即可上盆种植。若采取扦插和分株这两种无性繁衍办法,要关心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及20℃至25℃的温度,才干取得较好的效果。
若想大量繁衍还可采取克隆技术,例如利用1片叶或一个茎段,在短期内就可快速繁衍大量性状一致的小苗,这种办法供生产应用特别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