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引进域外种,促进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东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决定了园林植物资源相对缺乏的客观事实,我们应遵循植物分布规律和植物适应性规律从事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工作,促进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提高,为丰富景观设计奠定物质基础。
1)立足本地资源选择园林植物
据资料统计,长白山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有330余种,而目前用于园林绿化的只有50—60种,大量应用的种类则更少。因此,要立足本地,将长白山的植物资源充分利用好,积极开展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在繁殖方法、栽培技术、整形修剪等方面进行广范试验,筛选适用于园林绿化的种类,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近些年的实践证明,长白山的许多野生种都能适应东北城市的环境。例如,山桃稠李列植做行道树或孤植做庭院树,其挺拔的姿态、粉白色的串串小花、黄褐色光泽的树皮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茶条槭引入城市后,通常将其修剪为球状,效果不亚于女贞球,秋季红色的叶子更胜女贞一筹。2.
2)积极引进域外种,科学利用外地资源
引种是丰富当地植物种类最直接的途径和手段,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国。东北城市引种首先要考虑寒冷、干旱这两个生态因子;其次,应采取必要有效的驯化措施。当被引进材料分布区较大时,应从距引种地最近的种源区选择引进材料,或采取逐步迁移引种的方法,或适当采用防寒措施,以提高引进材料的抗寒性和适应性。例如,银杏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浙江有野生分布,沈阳以南、广西以北各地均有栽培,在沈阳以北不能栽培。现在,在长春“桃花苑”已安家落户,只要将其避开风口、种植在建筑物南侧即可安全越冬;再如,长春国联花卉公司从欧洲引进的欧洲垂桦,可以在长春的气候条件下自然越冬;北京在引种雪松时,早期于其西北方向设置风障,晚秋时主干“涂白”,使其逐渐提高抗寒性,目前无需设置风障即可越冬。这说明,只要我们思路正确,科学分析引进材料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采取的措施得当,有些南方植物还是可以在东北城市落户的。
2.更新规划设计理念,丰富景观类型
东北可用的园林植物种类不多,缺乏资源优势,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只要我们更新规划设计理念,转变观念,尊重科学,坚持研究,坚持探索与实践,努力发掘,努力学习,“借它山之石为我所用”,必定会寻觅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为,我们必定还有资源,只是资源不够丰富而已,必定还有那些沉睡于大山之中而未被开发的资源。日本资源丰富吗?否,然而他们有能力利用他人的资源与技术巧秒地进行改造和创新,加之勤奋刻苦、孜孜不卷的钻研精神,仅利用战后40 a时间就使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园林事业同样可以借鉴他们的理念和成功经验。
首先,我们的行政首长、行业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摒弃陈腐的长官意志,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懂则不为,多听取不同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再以长官意志代替科学决策,不能再搞那种前任的事全否,我来了就得听我的,那一片全挖了,换其它材料。这样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也阻滞了城市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不同届别的行政首长应是城市建设长跑的接力运动员,每一棒都应为最终制胜的目标竭尽全力而不应保存“实力”,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其次,我们的园林工程师也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但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亦要向同行学,到南方去学,有条件的也可以到国外去学。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学习他们的设计手法,材料虽然不同,但空间布局、景物搭配、构图造型、视觉效果等还是同一的,即用不同的材料,做着同一件事情。无非我们的观赏期短一些、效果逊色一点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材料作出他们的材料所无法表达的景观内涵与效果,如孤植的长自松之景观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特色吧。更要向先人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动写照,是“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皇家园林之所以规模宏大、富贵豪华,是在皇权思想指导下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结合的结晶;颐和园、避暑山庄等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而精巧素雅、玲珑多姿、以少胜多、小中见大,则是苏州园林之美的主要特征;善于在有限的空间里把山水、花木、建筑融为一体,把自然美、人工美、艺术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设计人员应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更要善于发掘自己的特色,提高设计水平,多出精品,丰富景观艺术效果。
再次,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的半径也在加大。我们要汲取老城区园林的教训,不能在新开发的城区重蹈覆辙。老城区受条件限制,很难再增加大面积的绿地,应将老城区缺少的绿地面积在新城区弥补回来。因此,必须做好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绿地的面积应按30%进行设计。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在城市的主干道建设街路枢纽绿地广场,尽可能不建设硬铺装广场,长春市的做法值得借鉴。二是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园,应合理布局,以方便人们休闲游玩为原则,面积可大可小。
在大型公园里,景观设计除满足人们休闲、游乐、观赏外,亦可建设一定面积的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的森林景观,将森林的气息和元素引入城市。三是在城市的近郊应建立环城绿色屏障,例如,长春市已经建成的环城绿化带。
第四,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应根据绿化材料的特性、绿化场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材料可以列植、群植、孤植,或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使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自然群落的视觉。同一材料造型不同,效果不同,应注重材料整形修剪的研究。通过造型增加差异感,以较少的种类获得较多的景观效果。应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使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自然群落的视觉。
3.统一苗木规格,控制来源,严格检疫
苗木规格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效果,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关部门应组织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行业管理人员编制“园林绿化苗木标准”。标准应对树种、苗龄(树龄)、株高(树高)、篷径(冠幅)作出明确规定,达不到或超过标准的材料应被禁止用于园林绿化。尤其是乔木树种更应作出硬性规定,否则超大径级的大树移栽仍将继续下去,造成损失,影响效果,破坏浪费资源。笔者认为,大树定植时的胸高直径以6~8 cm为宜,一般不能超过10 cm。这样规格定植的材料新根发生快,缓苗时间短,缓苗后长势强劲,很快能达到林分中同龄植株的体量。禁止在现有林分中挖掘大树,应就近在园林苗圃中有计划地培育大苗,以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成本,减少苗木失水,提高成活率。严格控制苗木来源,确实需要从外地调运苗木,则应从生态条件相近的产地调运;北苗适当南调应被允许,而“南苗北调”一般应受到控制;凡是调运的苗木均应进行现场检疫,发现病虫害时不能调运,若有检疫对象的则应就地销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苗木调运而造成检疫病虫害流行的,应追究其责任。该项工作应通过立法进行规范。
4.科学种植,精心管护
“三分栽、七分管”,道出了“种”与“养”的辨证关系,它应该成为园林工作的行为准则。在具体操作时,要按技术规范进行种植施工,植苗穴必须符合规格,要精心栽植,不得窝根;若土壤中侵入较多的建筑垃圾,则必须进行客土;若栽植的材料对立地条件要求苛刻,喜水肥,或土壤十分瘠薄,则应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作基肥;无论栽植的是大树还是小苗,都必须浇足水,如果天旱少雨,则应反复浇水,以确保成活。
精心管护关键在于“精心”两个字,管护工作并非十分高难、复杂,但却很繁琐,这就要求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管护工作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旱天的补水,持续干旱应加大补水量和补水次数,尤其是浅根性的草坪更应及时补水;二是病虫害的防治,由于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许多微生物不同程度地产生了生理小种变异,对药物产生了抗性,给防治带来了较大困难;应加强防控,特别是检疫对象,一但发现应即刻就地销毁,防止其蔓延。三是对绿地的日常管护,重点是草皮和花灌木,若措施得当可延长使用寿命,否则会提前更新,造成浪费。此外,要及时清除大树的枯枝及病死株。
公共绿地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落实管护责任,并应派员指导单位绿地的管护,因有些单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