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正在兼容并蓄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从建筑、城市、生态、艺术和传统5个视角,初步整理了自1997年以来中国具有时代性和先锋性的作品和理念风景园林设计作品和理念,并进行了评论。最后,提出未来时期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需要跨专业的整体研究和协调。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与文化;评论
这10余年来,是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最繁荣的时代。本文以5种视角,初步整理出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先锋性的作品和理念,展示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演进的过程。为了前后衔接,也提及了部分1997年之前建成的代表性作品。从整体性的历史观点来看,以下的分类可能是不完全的,但是,这种分析至少可以丰富我们对于10余年来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思想发展的基本认识。
1建筑视角
在中国,建筑师对于室外园林环境的喜爱和研究热情并不亚于风景园林师。李正先生(1926年-)设计的无锡杜鹃园(又名云锦园,2.13hm2,1981年)和冯纪忠先生(1915-2009年)设计的上海方塔园(11.51hm2,1981-1988年)均是上乘之作。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由于行业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建筑师的设计语言有时会被风景园林师误解,比如香港建筑师劳志成设计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展园(0.15hm2,1999年)。轻盈、半透明的不锈钢帘幕在园地上勾勒出一条螺旋型的游览线,用电脑和镭射切割金属技术结合传统中国通花剪纸艺术在帘幕上描绘的香港维多利亚港剪影,构成一幅精致的不锈钢画作,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隐约的含蓄美(图01)[1]。令人遗憾的是,该作品在国内受到了冷遇,原因是它的“高技”远远超越了它所在的时代。
2城市视角
从有围墙的“苏州园林”到还是有围墙的“城市公园”,除了部分街道小游园,中国的风景园林曾经一度隔离于城市街区之外。其原因或许并非设计师的本意,一种说法是城市园林建设经费较少,需要“结合生产”,通过门票收入来维持日常养护。园中园,一种在公园中被围合或隔离具有独特主题的景点,可以单独出售价格不菲的门票,曾经是风景园林师投入极大设计才能的园林类型,比如广州文化公园的“园中院”(0.4hm2,1981年)、北京紫竹院公园筠石园(7.1hm2,1986年)、北京陶然亭公园华夏名亭园(1987年)和上海植物园盆景园(3.3hm2,1995年)等。
1992年初,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央政府提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为改革目的,全国各地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为了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备受各方关注,尤其是开敞的城市广场,如上海人民广场(10hm2,1994年)、大连星海广场(176hm2,1997年)、南京汉中门市民广场(2.2hm2,1997年)和青岛五四广场(10hm2,1999年)等。到了20世纪末,城市开放空间类型更加复杂而丰富。
这些的项目的尺度跨越范围较大。杭州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约13km2,2003-2008年),共分为环湖南线景区整合、湖滨新景区、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北山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湖中“三岛三堤”整治与恢复五大工程。整治后西湖环湖沿线全面贯通,风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湖城融为一体,受到了中外游客的广泛赞誉[2]。次之,如美国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EDAW)主持规划设计的苏州金鸡湖环湖开放空间体系(550hm2,2006年),一方面将周边的城市带入滨水开放空间,建立水和城市的关系、水和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将商业、零售、公共建筑融入开放空间,在开放空间系统中提供各种娱乐、休闲、商业和教育的场所,使滨水空间“活”起来,并且创造商业价值(图02)[3]。小型开放空间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比如上海曲水园边园(0.365hm2,2004年)本是一个当地著名的古典园林,建筑师马清运先生将城市公共空间体系逐渐引入传统园林空间,将古典园林围墙与城市道路边线之间的场地分成4条,在概念上赋予每一条场地不同的职能,在材料上明确它们各自的性格特征[4]。
除了相关的项目外,也涌现出了一部分注重以城市视角研究解读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的事务所。都市实践(URBANUS)是在高速发展的深圳特区成长起来的建筑事务所,其设计主旨在于从广阔的城市视角和特定的城市体验中解读建筑的内涵,这也包括了风景园林设计。从深圳地王城市公园Ⅰ(1.1hm2,2000年)开始,都市实践提出了作为一种城市策略的都市造园计划。该计划是尝试用都市造园的手段逐步去梳理、连接、充实和转化高速城市化所形成的问题,希望借助环境整治、风景园林设计实现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城市表层空间结构的重整,逐渐编织成一层无限伸展的公共空间网络,注入到建筑物简单堆积而构成的城市[5]。至今,该计划产生了深圳地王城市公园Ⅱ(0.4hm2,又名深圳罗湖区深南宝安路街头公园,2005年)、深圳宝安区中心广场(2005年)、深圳笋岗片区中心绿化广场(0.95hm2,又名深圳市罗湖区物流园区社区公园,2007年)(图03)、深圳公共艺术广场(0.87hm2,2007年)、深圳罗湖区翠竹公园(0.69hm2,2009年)等特色鲜明的作品。
3生态视角
生态的思想和设计自古有之,但作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主题则主要产生于当代,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环境美学”的风格和一种“生态伦理”的立场。
1987年开始论证规划并于1992年启动的四川成都府南河的综合整治工程产生了卓越的活水公园(2.4hm2,1998年)。它由美国环保艺术家贝西•达蒙女士(BetsyDamon)创意,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玛吉•鲁迪克(MargieRuddick)和韩国建筑师崔在希女士以及中国园林、环境、水利等方面专家共同设计建造,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生态水处理的模型,对城市水利部门的管理政策的转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6],也因国际获奖成为我国最早为世界所熟悉的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作品。
其后,生态设计展示的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又名OCT生态广场,4.6hm2,1999年)和缓解城市热岛的上海延安中路绿地(又名广场公园,22.3hm2,2000-2001年)是两个在全国影响非常大的作品。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教授致力于把景观生态学和空间规划设计学科结合在一起[7],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他提出要尊重、善待和适应土地和土地上的自然过程,回到完全意义上的土地而不是片面的经济或其他意义上的土地。这样的思想较为普遍的体现在他领衔的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并建成的中山岐江公园(11hm2,2001年)(图04)、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80hm2,2004年)、台州黄岩永宁公园(21.3hm2,2004年)、秦皇岛汤河公园(20hm2,2006年)、厦门园博园风景园林师园区蔗园(0.1hm2,2007年)、天津桥园(22hm2,2008年)等系列项目之中。尽管这些作品经设计师本人的大力宣传为国外很多风景园林师所熟知,但是它们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在国内引起极大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项目的主题、材料和风格等。
4艺术视角
自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3.3hm2,1985年)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座雕塑公园开放之后,内地各城市开始了雕塑公园建设方面的探索,比如广州雕塑园(46.3hm2,Ⅰ期1996年)和青岛海滨雕塑园(8hm2,2000年)。这些项目只是作为主题公园的一种类型,雕塑艺术并没有直接影响园林设计的形式。
真正开始对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产生较大影响的是21世纪以来中国公共艺术的兴起。一些雕塑专业背景的艺术家参与了公共景观的塑造,而这些公共艺术品构成的独特的城市景观引起风景园林师的关注。1974年出生的仲松就是这些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模糊了雕塑和建筑的界限,成为独特的景观,如上海杨浦区五角场环岛立交暨下沉式广场(2006年)。设计师从解决复杂的道路交通系统的负面影响入手,将跨越下沉式人行广场的100多米的桥体“包裹”起来,建造了一个集标志性、纪念性以及建筑功能于一身的雕塑与建筑的综合体,形象犹如中国传统的彩蛋(图05)[8]。
艺术家关注园林与景观的热情出乎我们的意料。2005年,李圆一先生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策展了“电子园林——国际新媒体艺术邀请展”,来自9个国家的26位艺术家根据这一主题创作参展,是通过现代新科技和艺术创作相结合手法,来重新定义传统的园林审美体验。2008年和2009年,唐克扬博士分别在德国德累斯顿皮尔内茨宫(SchlossPillnitz)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老议会宫改建的TheSquare展览中心策展了“活的中国园林:从化境到现实”跨学科展览。该系列展览共有60余位中国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参展,涵盖了包括绘画、摄影、雕塑、陶瓷、装置、新媒体、设计、建筑等在内的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反映了中国园林的不同因素在当代中国视觉艺术和营造领域的延伸(图06)[9]。
5传统视角
除了上述4种视角之外,还存在第5种视角,它源于对中国风景园林固有的“自然”和“文化”两个命题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在孙筱祥先生(1921年-)设计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11hm2,1955年)和朱有玠先生(1919年-)设计的南京园林药物花园(19.64hm2,现名情侣园,1983年)得到完美的体现。孟兆祯(1932-)院士及其研究团队也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为指导,开展了多年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发展了明朝计成(1582~?)在《园冶》一书中提出的“借景”的理论,总结了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程序,以及论证了“景由境出”的命题。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实践普遍对自然和文化理解表面化。为此,近年来,个别既有扎实的中国传统园林教育背景又深谙西方古典园林精神的学者和设计师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探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王向荣教授及林箐女士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吸纳了欧洲4个层次自然的思想。即原始自然(第一自然)、人类生产生活改造后的自然(第二自然)、美学的自然(第三自然)和被损害的自然(在损害的因素消失后逐渐恢复的状态,第四自然),并认为每一个层面的自然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价值[10]。这4个层面的自然共同构筑了一个国家的自然景观,亦反映出风景园林师对于国土领域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整体观。杭州市萧山区湘湖风景旅游区启动区块修建性详细规划(464hm2,2006年)和厦门园博园总体规划(676hm2,2007年)基本代表了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俩还以“文化景观”作为新视点,提出新的风景园林中的文化不应该局限于对区域历史的再现,还应该是对场地现有文化景观的维护和延续,这才是真实的风景园林文[11];即将建成的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20hm2,2010年)代表了他们关于园林中的“文化”的新理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朱育帆教授把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归结为处理设计场地内外新与旧、传统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处理这些关系的设计方法——“并置”、“转置”和“介置”[12],希望接近文化意义上的永恒的时代精神。北京金融街北顺城街13号四合院改造(0.03hm2,2002年)、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心区环境改造(0.9hm2,2002年一期、2004年二期)、北京商务中心区现代艺术中心公园(3.64hm2,2007年)和青海省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11.2hm2,2009年)(图07)等作品表达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于风景园林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
在理论探索上,部分学者走得更远。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朱建宁教授认为风景园林在于对自然领土景观(territoriallandscape)的保护与利用,关系到领土景观的完整性与典型性[1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就是风景园林文化特性的最好体现[14]。日本千葉大学园艺学研究科绿地环境学科章俊华准教授现致力于“中日韩为中心的东亚地区环境文化学的比较研究”,从“环境”上研究风景园林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国内发表和出版了系列论文和著作。
6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正在兼容并蓄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上述5种类型只是同一事物的5个侧面抑或是5种发展方向?建筑和城市逐渐远离我们的教育课程之中,生态正以强势的科学主义向我们走来,艺术的观念常常使我们着迷和迷茫。自然和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题,但在当前,它们常常被反其道而行之。问题是,我们能否跨越不同主体间的认识差异从而创造独特的城市开放空间,就像易道公司把当地政府委托的苏州金鸡湖环湖绿化带项目的定位改变为环湖开放空间体系?或者如仲松在接受上海五角场项目时不甘心于“做一个雕塑”,而是从解决城市问题,整合各自专业特长?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需要更为整体的跨专业的研究和协调。
无论如何,笔者认为,上述历程是宝贵的资源,既丰富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也增加我们创造未来的能力。这些当代的思想和实践并不囊括地域广阔的中国大地上风景园林设计完整性和客观性的热火朝天的实践,它们因为时代性和先锋性,成为研究者的观察和思考的对象。
参考文献:
[1]劳志成.世博园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之窗[J].中国园林,2000,16(3):8.
[2]杨小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探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整治之路[J].中国园林,2008,24(3):29-36.
[3]乔全生.从金鸡湖景观总体规划谈中国新城开发[J].园林,2008,(12):100-102.
[4]马达思班,马清运.曲水园边园[J].世界建筑,2004,(12):85-87.
[5]刘晓都,孟岩,王辉.城市填空作为一种城市策略的都市造园计划[J].时代建筑,2007,(1):22-31.
[6]何均发.生态与文化的交融──四川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评介[J].时代建筑,1999(3):58-60.
[7]俞孔坚.景观十年:求索心路与践行历程[C]//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景观设计学(2008年第2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4-17.
[8]仲松.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景观设计[J].风景园林,2009,(3):113-116.
[9]唐克扬.再造“活的中国园林”[J].风景园林,2009,(6):20-25.
[10]王向荣,林箐.自然的含义[J].中国园林,2007,23(1):6-17.
[11]林箐,王向荣.风景园林与文化[J].中国园林,2009,25(9):19-24.
[12]朱育帆.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J].中国园林,2007,(11):33-42.
[13]朱建宁.做一个神圣的风景园林师[J].中国园林,2008.(1):38-42.
[14]朱建宁.论Landscape的词义演变与LandscapeArchitecture的行业[J].中国园林,2009,25(6):45-49.
作者简介:
林广思,1977年生,男,广东人,200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在站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