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大量资金,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加快,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是人员和物资流通的高速通道,也是大尺度的线状景观廊道。人们对高速公路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运输等基本功能,道路美学、环境保护、自然融合在道路建设中越来越受重视。道路景观是指用路者的运动速度为零,视野中看到的则是道路与环境的三维空间形象。前者是动态的,后者是静态的。道路景观也包含路外人视觉中对道路及其环境配合的宏观印象。
在道路建设得技术体系中,道路景观及环境因素日益重要。高速公路是自然环境和人工构造物的结合体,也是实现景观设计和环境再造的重要载体,健康的高速公路环境体系会为道路使用者带来审美和驾驶体验方面的诸多积极影响。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设计一方面可以大大改善沿线的生态状况,尽可能减少大规模土方工程给自然生态带来的破坏;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沿线的景观构成,充分发掘公路的旅游潜力,还有助于消除或减轻驾驶人员的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高速公路的景观同其它的景观相比较,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动态三维空间景观,具有韵律感和美感,道路把不同的景点结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使人产生一种累积的强化效果。第二方面,高速公路本身又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引导人们的思想。因此,要求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地理学、生态学、汽车理论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风景规划、道路设计、建筑设计、美学、文学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从形式美感、空间美感、时空美感和意境创造中去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能使本来生硬、单调的公路线性变得丰富多彩,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景观来增添旅途兴奋点;能使裸露的填方、挖方、路堑、路堤边坡等披上绿装,将公路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减低;能使公路周边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与环境有机结合,让公路构造物能够巧妙地融入周边环境中,给高速公路使用者带来舒适的行车环境。
1.高度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1 功能性原则
高速公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作为运输通道,运输物资。高速公路是供车辆行驶的,因而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公路的功能性原则应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高速公路的特点,以满足公路交通安全和交通功能为首要宗旨,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考虑公路的景观效应,切不可舍本逐末,为了景观而景观。
1.2 生态保护原则
大量的事实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对生态资源进行持续的维护和利用,旅游公路及旅游业才有发展前途。特别是川西许多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之路是旅游公路建设的生命之路。
1.3 经济适用原则
经济适用原则主要包括:一方面,要求规划设计人员。选线时,应在保护好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尽量考虑施工及交通的经济合理性,如果两者发生冲突时,尽可能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合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修建的经验和教训,切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1.4 景观及人性化原则
高速公路的设计首先是为了实现交通畅通与行驶安全的基本功能。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如何消除司乘人员心理上的压抑感、紧张感及视觉上的阻挡、眩光等因素作为优先考虑条件。当然,在满足这些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以及人性化设计,是作为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高速公路应给司乘人员提供了了解地区风貌的信息,让人们能欣赏优美的沿途风光,为其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另外,还须为司乘人员修建符合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构造物、服务设施、交通标志等。一条好的高速公路本身就是一道优美的人文景观风景线。
2.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策略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应该尽可能从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自身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发挥原有的优势,注重强调地方特色。在首先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巧妙地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一定的地形改造、景观设计,从而加强沿线景观效果,以达到自然、舒适和美观的景观生态道路。
2.1 与环境协调发展
在进行高速公路规划时,对各种影响因素分类进行调查:可以简单分为气象、生物物种种类、沿线的城市规划、居住人口等方面,尽可能掌握公路沿线的现状及其环境现状。选线时,对于线路的走向,与城镇或者人们的聚居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大规模的拆迁,保护水利设施,对沿线经过的大中城市,采取“远而不疏,近而不进”的原则,并紧密结合它们的城市发展规划及国土开发计划。在规划中应考虑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通过协调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关系,降低敏感区域内的交通需求,减少污染。在规划区内进行空间敏感性调查,按其生态环境划分敏感区,并根据其保护价值确定敏感程度,绕过各区域的敏感度等级高的地区,从而避免对生态系统的过大影响。
高速公路主体设计与生态环保工程设计应该同时纳入设计者的考虑范围,应研究公路的动态环境,了解人们行车时的感受,以此来指导环境设计工作。在满足线路设计基本功能与相关规范的前提条件下,调查路线线位和高程,注意沿线的地形、植被特征,改善构造物的结构和位置,保持原有土体的面层结构,尽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2 保护沿线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高速公路在修建工程中及通车后产生的废气、噪声和垃圾等势必影响和改变沿线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如现在常用的设置高架桥、隧道工程来减少对野生动物两区交往的影响;对公路两侧因施工破坏了植被进行修复,恢复野生动物被破坏的生息场所,为野生动物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尽可能减少对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破坏。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中,保护其原有的绿地、水源,维护原有地形的差异,特别是公路沿线的历史遗址、名胜古迹及保护区,在设计和施工时,要做到将这些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公路的线形、收费站、服务区的建筑应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不留人为破坏的痕迹,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3 恢复公路沿线景观
对于公路沿线景观,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进行相应的绿化,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生态绿化带”,以期达到绿化环境、保护路基、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这也是高速公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公路沿线应该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依照“适地种树”的原则,选择当地的适生植物进行绿化,从而体现地域特色。充分显示地区的绿化景观特征,使道路沿线的景观生态融于当地环境之中。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根据周围环境的背景来恢复由于公路边坡开挖时受破坏的植被,还其本来面目,形成高速公路沿线的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国家基本建设的推进,让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高速公路建设应加强对沿线生态景观的维护和利用,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其可持续的、稳定的、发展的态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当代、泽及后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绿化[J].森林工程,2003,(1).
[2] 张阳.公路景观学[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黄江波.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综合体系研究[D].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