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的夜景,像极了梵高的画儿。
两周以来,对于巴黎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午夜从法国喜剧院看完《费加罗的婚礼》出来,走在右岸衬着惨黄灯光的路上的时候。街的这边,巨幅的广告牌上用鲜艳的粉红色勾勒着埃菲尔铁塔以及一对拥吻情侣的剪影,以带着卷的字体写着:Parisd’Amour(爱之城巴黎)。街的那边,所谓购物街的Rivoli(里沃利)街长长的廊下的商店已经全部关闭。在一家装点高雅家具的展厅里,灯还亮着,却空无一人。铁门之外,一个流浪汉背着来往车辆的嘈杂与明亮的路灯光,睡在自己的地铺上。
说巴黎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在对建筑物的态度上一点不为过。到达这里的第一天下午,从学校的接待处出来,准备毫无目的地胡乱走走,见到的第一个古迹St.GermaindesPrés(圣日尔曼德佩)就是公元6世纪由法国地区第一个国王Clovis儿子建的教堂,死后改为修道院至今。拉丁区的巴黎理工旧校区与亨利四世中学边,原地保留着罗马高卢时期的城墙。许多因为改建而必须移除的城墙,都直接运到卢浮宫附近地下原样陈列。
Vaux-le-Vicomte(尼古拉·福柯府邸)与Versailles(凡尔赛宫),是心里想了好几个世纪的地方。景观设计师勒诺特尔,建筑师LeVau(勒沃),装饰与画师LeBrun(勒布伦)共同成就的法国古典主义的集大成,都奇迹般地活过了法国大革命,保留到了今天。
从罗马时代的城墙,到墨洛温的修道院,加洛林的教堂,中世纪的城堡,哥特、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今天的蓬皮杜、拉德芳斯,与让努维尔的新现代派。走在这个城市,就是一本建筑史教科书演变成立体的真实的展览。一栋古代的建筑就代表一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与故事。
巴黎作为法国首都的地位,从罗马人进入高卢地区时就已经确定下来。近两千年来一直没有变化过。相比起中国动辄改朝迁都,简直有些守旧得近乎顽固了。虽说如此,但一时前卫得无法令人接受的埃菲尔的铁塔,贝聿铭的金字塔,伦佐·皮亚诺的蓬皮杜,也在时光流逝中慢慢成为了这个城市历史的一部分。这种包容太令我感动了。
除了在巴黎的街头实现了建筑史的梦外,在博物馆中,同样也是一个梦的实现,关于画册上的印刷图像变成真实的颜料与物质这件事,总归是激动无比的。我在巴黎最喜欢的博物馆莫过于卢浮宫旁的MuséedesArtsDecoratifs(装饰艺术博物馆),展示了从宫廷装饰到现代家居设计的一部室内设计史,当然看到ArtNouveau(新艺术派)的展馆还是我最兴奋的理由,自从比利时Horta(奥尔塔)故居一游后,对于这种自然流畅风格的钟爱就没有变过。
如果说在巴黎看古建筑看名画看先贤祠凯旋门这样的名景点都是多多少少跟历史的长河扯上了些许关系,那么在巴黎的第二周则是更加纯粹的艺术建筑设计的发现之旅了。装饰艺术馆、蓬皮杜、罗丹博物馆、让努维尔在巴黎的三个公共建筑,以及跋涉万里前去参拜的柯布西耶的VillaSavoye(萨沃伊别墅)与Ronchamp(朗香)教堂,都会让思维从古典式的艺术表现或象征的形式窠臼中脱出,进入直接用眼睛与行走进行感官化情绪化体验的状态中去。设计决不是某种所谓完美理念的实现,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人的想像,人的参与,人的欣赏,人的感受而变得更美好。(作者为美国耶鲁大学大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