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别墅庭院景观“美丽城市” 内涵是什么
摘要: “美丽城市”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不少代表委员眼前一亮。然而接连不断的雾霾天气,似乎为“美丽之路”蒙上了阴影。
“美丽城市”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不少代表委员眼前一亮。然而接连不断的雾霾天气,似乎为“美丽之路”蒙上了阴影。
上海人多地少、环境资源约束接近极限,而报告却对实现“美丽城市”自我加压,“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中心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8%,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对此,代表、委员认为:“螺蛳壳里做道场”,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智慧和合力。
转型发展,“美丽”基石
美丽,不应与“霾”相连。
全国人大代表、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谈到,往年,上海空气污染来源中,机动车船排放占25%,钢铁、石化、喷涂、工业锅炉造成的污染占 25%,电厂排污占10%,工地扬尘占10%,餐饮、秸秆焚烧占10%,剩下20%是外部转移而来的污染。
“分析空气污染来源的构成,究其源头,还是工业化。”伍江代表谈到,百年前被称之为“雾都”的伦敦,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底特律、加州,都曾发生过这样类似的情况。欧洲花了近百年时间治理,美国则在前人的基础上花了三四十年,才得以解决。上海要迈向生态宜居,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得从产业结构调整着手。应当看到,这些年来,上海的率先转型,也遵从了“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这一发展底线。
任建兴代表注意到了报告中提及的一个数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在他看来,只有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布局,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污染产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也就为城市奠定了“美丽”的基石,“现在达到60%,还是有继续往上提升的空间。”
产业调整之外,还要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利用率和效益。任建兴代表认为,不久前发出的新能源汽车牌照,“释放了积极信号,但与国外相比,还相去甚远。”他提到,在国外,30%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以发电为例,上海主要靠煤炭,近期也不可能动摇其地位。他建议,加快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在此过程中企业如有困难,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
生态空间,优化布局
土地面积紧张、人口密度过大,还能“美丽”、还能“宜居”?
伍江代表认为,这是对宜居城市的误读。“有人常以多伦多、悉尼等城市为例,批驳国内,却恰恰忽略了,这些宜居城市的建设标准,都过多依赖于先天自然条件。上海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西方宜居城市的建设路径,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高密度人口条件下推进美丽城市。”在他看来,有限条件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发挥出更大效应,需要我们科学调整城市生态空间布局。
“大建设、大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早已行不通。”王祥荣委员谈到,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城市空间开发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控制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空间,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
“突破口在于优化城乡空间、疏解人口密度。目前,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超过2.58万人/平方公里,局部超过3万人/平方公里,要将视野放置于全上海,科学布局6340平方公里空间。”王祥荣建议,要协调人口、产业、资源、环境、建设、发展等诸多要素,拓展“五大发展扇面”与郊区生态新城镇建设,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确定人口发展总量。还要重视长江口以及近海空间的生态环境保护,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拥海”发展。
宜居环境,合力创造
这个冬天,外部污染侵袭对上海境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剧增,占到上海总体污染来源的40%。
伍江认为,构建生态宜居环境,上海无法单兵突进,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应积极与长三角地区省市建立区域联动机制。
针对空气污染来源,张全认为,进行长三角空气污染联动治理前,应当对长三角各地的排放量摸底、统计。“上海煤炭存量是多少?江苏多少?浙江多少?排放的指标又是多少?”目前,在对污染物排放治理方面,上海已有应对举措: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今年下半年将采用 “国五”标准。根据第五轮环保三年计划,上海将确保淘汰15万辆黄标车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淘汰20万辆。并探索将尾气排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年检。
西方国家走过的一些弯路,我们要尽力避免。伍江代表说,如果技术革新的成本很高,企业出于眼前利益,不会有动力“自我更新”,再加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限制,革新动力就更加滞后。政府能否改变环保投入,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引导社会开展节能减排,“如绿色建筑,建成后节能效果明显,但其造价要高出一般建筑,政府是否可以对建造绿色建筑的企业给予环保补贴,且变事后补贴为事前补贴,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当然相关的监督评估机制也要跟上。”
美好生活,不仅要留给自己,也要为后人留下空间。王祥荣谈到,归根结底,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都要做共同努力,注重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大家一方面抱怨环境污染,但另一方面又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环境甚至破坏环境。我们要寻找两者的平衡点,让“美丽城市”不仅仅停留在报告中,而且真正出现在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