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景区规划面积1003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喀纳斯景区内共有大小景点55处,分属33种基本类型,主要包括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喀纳斯河谷、禾木河谷、那仁草原、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等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
2000年以来,喀纳斯景区先后荣获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西部十佳景区、中国摄影家创作基地、中国最美十大湖泊、中国最美十大秋色、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单位、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等数十项荣誉和品牌,并首批入选《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2011年,喀纳斯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0.66万人,实现门票收入964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20元。
喀纳斯景区位于阿尔泰山之阳,这一地域古来为北方诸多民族游牧之地,
额尔齐斯河北岸细石器遗址的发现说明,这里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就有从事狩猎、渔猎的人类活动,历史上先后或同时有塞人、呼揭、匈奴、柔然、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部落在此生活。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这一地域曾先后隶属部族地方政权突厥汗国。铁勒汗国、蒙古汗国、准噶尔汗国辖理。
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部,这一地域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将军管辖。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廷将居住在阿尔泰山之阳的阿尔泰乌梁海人编为7旗,分为左右两翼,设翼长总管,分别授印信。此地隶属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左旗扎萨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此地隶属科布多办事大臣管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科布多、阿尔泰分治,此地隶属阿尔泰办事大臣,此时,阿尔泰办事大臣所辖区域直属清廷理藩院。
民国元年(1912年),沿袭清末旧制,阿尔泰地方仍直属中央政权管辖。民国八年(1919年),阿尔泰地方划归新疆省,设阿山道。是年设布尔津县,喀纳斯地域隶属新疆省阿山道布尔津县。
新中国成立后,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喀纳斯自然保护区。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管理,设管理处。
2000年成立"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与"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隶属布尔津县。
2003年喀纳斯管理机构上划阿勒泰地区,改"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为"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局",对该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行统一管理。
2006年7月,阿勒泰地委、行署决定成立了中共喀纳斯景区委员会和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了喀纳斯景区10030平方公里的大旅游管辖区域,并将布尔津县的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哈巴河县的铁热克提乡划归景区管委会统一管辖。
植被资源
截至2010年,喀纳斯保护区已发现地衣类低等植物20科40属103种,高等植物共有119科398属921种,其中种子植物67科294属723种,有国家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十余种。有大型真菌32科77属172种,许多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有森林、草甸、草原、灌丛、高山植被、石生植被、沼泽和水生植被等7种植被型,并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划分为中山森林草甸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冻原植被带、永久性雪山等5个带。树种主要以新疆落叶松、新疆云杉、新疆冷杉、新疆五针松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欧洲山杨、疣枝桦、柳属等。河床阶地、林中空地、阳坡多为草甸草原植被。
动物资源
截至2010年,喀纳斯保护区内现有野生脊椎动物30目74科349种,其中两栖类2种,爬行类1种,鸟类287种,兽类5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70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有雪豹、貂熊、紫貂、北山羊等15种,国家二类保护有驼鹿、雪兔、棕熊、水獭、猞猁、兔狲、马鹿、原麝、鸢、黑琴鸡、花尾榛鸡、苍鹰、雀鹰、褐耳鹰、乌雕、猎隼、燕隼、红隼、灰鹤、石貂、雪鸮、长尾林鸮、花头鸺鹠等55种;属哈纳斯特有种的动物有阿尔泰林蛙、极北蝰、胎生蜥蜴、岩雷鸟、普通松鸡、哲罗鲑(俗称大红鱼)、细鳞鲑、江鳕、北极鮰、西伯利亚斜齿鳊等。此外,区内还有昆虫24目79科285种。
湿地资源
喀纳斯保护区湿地类型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冰川雪山湿地。湿地总面积为32266.90hm2,其中河流湿地574.84hm2,占1.78%,沼泽湿地3018.85hm2,占9.36%,湖泊湿地6552.87hm2,占20.31%,冰川湿地22120.34hm2,占68.55%。
形成原因
喀纳斯湖,是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精华。系冰川强烈刨蚀,冰石表物阴塞山谷,形成终表垄而成湖泊。湖面海拔1375米。湖形如弯月,长24.5公里,平均宽1.9公里,平均水深90米,最大深188.4米,面积6.9万亩,蓄水量40亿立方米,为我国深水湖之一。湖周是苍翠的针阔混交林,与辽阔的山间草原连成一片。春天草原上繁花盛开,芳草萋萋。近处云雾似洁白的飘带,缠绕山间。远处皑皑冰峰,层林苍苍,沟壑滴翠。七、八月份,登上海拔2030米高的观鱼亭俯瞰喀纳斯湖光山色,你会为湖面多姿多彩的奇景所惊叹,在蓝天白云下,偌大湖面宛如硕大的调色盘,湖水的颜色一块深、一块浅、一块蓝、一块绿,真是变幻万千,美不胜收,在喀纳斯欣赏"宝光"霓虹美,特具魅力。"宝光"人们俗称"佛光"。它与天下独秀的喀纳斯湖光,与山舞银蛇的冰川,与绿草如茵的草原,与浩瀚无垠的森林,与轻盈飘荡的山间薄雾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让你如临仙境。当旭日东升或夜幕降临时,乘船或站在第四道湾平台上探寻湖心秘密,若有幸,可以看到时隐时现像小船一样的神秘"湖怪"。
保护动物
喀纳斯湖是我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的区域,保护区内有植物798种,其中珍稀植物30种,动物39种,鸟类117种,鱼类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13种,其它稀有动物9种,昆虫真菌的新种记录不少60个。
卧龙湾位置处在布尔津县去喀纳斯的途中距县城140公里,距喀纳斯10公里。湖四周森林茂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湖中小岛景色秀丽,湖进水处巨石抵中流,激浪拍巨石,玉珠飞溅。湖的泄水口有座木桥飞架东西,站在桥上向北是一平如镜的卧龙湾向南是奔腾咆哮的喀纳斯河。从卧龙湾沿喀纳斯河北上约1公里,你会在峡谷中看到一蓝色月牙形湖湾,那就是月亮湾。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湖内有嫦娥奔月时留下的一对光脚印,美丽静谧的月亮湾是喀纳斯的标志景点。
居住民族
图瓦人亦称"土瓦"和"德瓦"、"库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个民族。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言相近。在生活习惯上,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图瓦人信仰佛教,丧葬方式为曲体入葬,图瓦人居住在阿勒泰喀纳斯湖图瓦村和白哈巴图瓦人村落。喀纳斯湖与图瓦人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湖旅游区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