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盆景园内,炎炎烈日下,马超弓着背,挥汗如雨,细心修剪着一盆盆小型盆景菊花。
“2010年,我创作的艺菊盆景《清明上河图》在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暨中国开封第28届菊花花会上获得了特等奖。经过这两年的沉淀与思考,今年我要把《清明上河图》呈现得更加完美。”马超边忙碌边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痴迷于盆景艺术多年的爱好者,马超始终认为,用开封最有特色的花种来展现开封特有的韵味儿,是自己应该不懈努力并始终追求的目标。“毫无疑问,菊花是开封最有特色的花种,而最能体现开封特有韵味儿的就是《清明上河图》。”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马超多年坚持用艺菊盆景展现《清明上河图》的初衷。
500余个人物,500余株盆景菊花,全长32米,宽1.6米……2010年,马超、聂少魁、刘勇、王建永等人制作的艺菊盆景《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宋代东京的繁华与热闹。在当年菊会主会场龙亭公园一经展出,便获得了观众的如潮好评,并稳稳坐上了特等奖的宝座。
成绩面前,马超并未止步。如何使作品表现得更加立体,如何延长作品上人物、房屋、盆景菊花的生命力,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
“原来的人物用的是面人,房屋用的是塑料泡沫,禁不住暴晒、雨淋,受天气环境影响较大,保存时间较短;而盆景的菊型也较单一,景致不够丰富;整个作品没有起伏感,也缺乏立体感,这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马超说。
经过几个月南下北上的考察,马超等人决定用瓷人代替面人,用木房取代塑料泡沫房,不仅色彩更加鲜艳,形象更加鲜活,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强。为了增加菊型,马超等人更是从前年开始培育盆景菊花,临水型、附石型、多干型、丛林型……争取创作出“一树一景”、“一菊一景”的景致,让人“步移景异”;将在作品中增加山坡、土坡、河流等,表现出作品的起伏变化,使其更具立体感;此外,作品将加长加宽,变为长40余米、宽两米的巨型艺菊盆景,以增添其逼真性、震撼感……
“在整个景致的打造中,要突出《清明上河图》的情致,更要表现出开封盆景技艺的精湛。要不断精雕细琢,将其打造成开封菊花的亮丽品牌,希望能代表开封参加明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菊花展览会,为开封争得更多荣誉。”骄阳下,马超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