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观台北花市的前世今生
摘要:
台北花卉批发市场(简称台北花市)是台湾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花卉批发市场,花卉交易量及金额占全台湾的50%,是台湾花卉面向国际的重要窗口。台北花市伴随台湾经济的成长而崛起,经历了赶集、流动、固定的摊贩模式,..
艾迈特园林1月7日消息:台北花卉批发市场(简称“台北花市”)是台湾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花卉批发市场,花卉交易量及金额占全台湾的50%,是台湾花卉面向国际的重要窗口。台北花市伴随台湾经济的成长而崛起,经历了赶集、流动、固定的摊贩模式,也经历了临时集散地到永久独立运营的过程。它见证了台湾花卉产业的兴起与鼎盛,也是台湾花卉产业发展的缩影。
前世的沧桑
1971年开始,台湾地区花卉集散零批市场初现雏形,主要集中在台北市延平北路(台北桥头)一带,经营者多以传统叫卖和现金交易方式。 此时,台湾地区花卉生产面积为234公顷,市场产值约为5300万元新台币(约1180万元人民币)。以推广花卉为宗旨的“财团法人台湾区花卉发展协会”应运而生,开始早期的花卉推广宣传活动。这一时期被视为台北花市的草创时期。 1975年,台湾最大的临时集散批发市场———台北桥头,因交通因素被迫迁至酒泉街万和宫前广场,与当时王氏宗祠的盆花业者结合,合并为“酒泉花市”。当时,台湾花卉生产面积扩增至1200公顷,市场产值已达4亿元新台币(约9000万元人民币)。 花卉业者逐渐意识到花卉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成立了“台湾区花卉输出同业工会”来拓展外销业务,并掌握国际资讯和流行趋势。 1987年,酒泉花市整体迁入滨江市场二楼经营,业者称其为“滨江花市”,并建立了台湾地区首个“盆花交易展示室”,承担盆花“样品预约订货”与“现场交易”功能,掀开了台湾盆花交易的新篇章。此时,台湾花卉生产面积再度扩增至6200余公顷。 1988年是台湾花卉产业的革新之年,由花农和花商合资成立的“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自此,台北花市初步成形,成为台湾地区首个民营花卉批发市场。 1997年,滨江花市被定为危楼,要求拆除重建,花市以临时摊棚的形式迁至内湖瑞光路106号,正式更名为“台北花市”(后被称为“内湖花市”,与新台北花市作区分)。伴随花市的多次动迁,花卉业者深感临时花市的不安定,呼吁建立永久花卉经营场所。 后几经协商,于2000年由台北市政府择定永久花市的预定地。但因经费问题迟迟未有进展,直至2008年、2010年才分别就两座主体建筑对外招标,后由台北市政府出资修建。 2014年3月8日,伴随旧建筑熄灯号的响起,台北花市旧址停止营业,经营17年的临时摊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3月11日,业者利用花市的休市日迁入内湖新湖路3路(占地面积2.8公顷),以试运营的方式与公众见面。3月14日,全新的台北花市正式开幕,标志着台湾首个永久花卉市场的建成。 目前,台北花市旧址已改作公园用地,预计于2019年4月投入使用。
台北花市迁入内湖4年之后,市场内部设计弊端逐渐暴露,运营团队为此头疼不已。由于台北花市以“绿建筑”概念设计而成,即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采暖和空调使用,根据自然通风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利用夏季主导风向。所以,台北花市的摊位高度仅2米左右,建筑挑高却达7米,上部预留极大空间用以通风和采光。但商户却认为这是“空间的极大浪费”。于是,业者纷纷将上部空间用来堆放纸箱、货梯等杂物。“东西放得越多,市场通风也越差,我们也难以强制要求商户清空,时日渐久就成了市场最大的问题。”陈根旺无奈地说。 实际上,台北花市整体呈条装设计,从一个摊位走到最后一个摊位大约70米的距离,摊位设置密集、日均人流量颇大,每年6月至9月是台湾气温最高的时候,没有合理通风的花市热气腾腾,对人对花都是极大的考验。为解决通风和高温问题,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增设了喷雾系统,但效果并不理想,“夏天喷出的全是热气,市场内部依然闷热难耐”。另一方面,“绿建筑”设计的初衷是尽可能减少空调使用,原设计并未预留出更多空调机位,对后期增设空调造成极大不便。尤其是分离式空调,不仅需要铺设管线,还需将外部机体移至远处,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消耗巨大。此外,由于经费预算有限,台北花市暂时难以实现空调的完全配置,出现“一区热一区冷”的现象,从降温程度和购买舒适度来说,均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电梯配备不足也是台北花市面临的棘手问题。台北花市共设10部电梯,由于分布不当,货梯难以执行运输作业,业者占据客梯运输,无法实现客货分流。A馆共计200个摊位,对电梯的需求颇大,但仅设2座货梯和3部客梯,且货梯距离市场较远,仅通往花卉冷藏区域,不提供分层停靠,业者无法使用客梯运输花材和资材。迫不得已之下,业者只得改用客梯作业,而客梯面积狭小,仅可容纳1部手推车和3至4位乘客,货量大时必须分次运输或扛货走楼梯。目前,台北花市也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由于不能改变建筑的原有设计,只能从外部寻找适合处增设货梯,以便业者的运营。 “设计师只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对产业了解不够。其实,我们不需要它有多好看,坚固耐用就可以。”陈根旺在采访结束时感叹道,从民众来说,台北花市是好看的,但对于批发商来说,实用性不能令人满意。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目前,台北花市每日可实现5000至6000件花卉交易,日交易额2000万新台币,年营业额为25亿新台币,肩负引领和推动台湾花卉产业发展的任务和使命。目前,“进一步扩大本地市场”、“拓展外销市场”是台北花市运营的重要目标。 日本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花卉消费市场,对台湾花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经过多年观察,日本老龄化日趋严重,消费能力下降,且花卉消费群体多集中在中老年,年轻群体越来越少。“我们警觉日本市场的变化,并有感台湾地区后续的发展,希望能够现在开始改善这个状况。”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副理陈根旺说。有鉴于此,台北花市与台湾的花艺协会、设计团体合作,在各大区域设立办公室,以免费的方式吸引民众参与,提升大众对鲜花的使用,促进花卉消费。同时,借助台北便利的交通系统,在主要捷运站尝试设点,以精致小巧、相对便宜的花卉,推动大众花卉的消费。“商业花礼的复购率有限,一年不超过3次,但日本、欧洲市场鲜花消费频繁,可见大众消费潜力巨大。”陈根旺认为,花卉推广难以一蹴而就,最快也需要3年时间。台北是台湾花卉消费的核心,如果可以在台北推广实施,其它地区也可效仿。事实上,走入社区只是运营战略的第一步,走入校区才是核心战略,但因其涉及教育局、学校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规划。 众所周知,台湾属于副热带气候,平原地区均可保证全年花卉种植生产,也决定了台湾以出口导向为主的花卉产区地位,“走出去”也成为台湾花卉的必然之路。目前,台湾1/3鲜切花外销出口,以文心兰、蝴蝶兰、红掌为主。为进一步拓展外销市场,台北花市拟在A馆建立贸易办公室,今年开始规划建设,预计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希望招商、引商,吸引台湾大型花卉贸易商在此设立运营总部,利用台北花市的丰富货源和便捷资讯,为台湾花卉贸易商提供对外窗口和平台,从而拓展台湾花卉的国际竞争力。
前世的沧桑
1971年开始,台湾地区花卉集散零批市场初现雏形,主要集中在台北市延平北路(台北桥头)一带,经营者多以传统叫卖和现金交易方式。 此时,台湾地区花卉生产面积为234公顷,市场产值约为5300万元新台币(约1180万元人民币)。以推广花卉为宗旨的“财团法人台湾区花卉发展协会”应运而生,开始早期的花卉推广宣传活动。这一时期被视为台北花市的草创时期。 1975年,台湾最大的临时集散批发市场———台北桥头,因交通因素被迫迁至酒泉街万和宫前广场,与当时王氏宗祠的盆花业者结合,合并为“酒泉花市”。当时,台湾花卉生产面积扩增至1200公顷,市场产值已达4亿元新台币(约9000万元人民币)。 花卉业者逐渐意识到花卉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成立了“台湾区花卉输出同业工会”来拓展外销业务,并掌握国际资讯和流行趋势。 1987年,酒泉花市整体迁入滨江市场二楼经营,业者称其为“滨江花市”,并建立了台湾地区首个“盆花交易展示室”,承担盆花“样品预约订货”与“现场交易”功能,掀开了台湾盆花交易的新篇章。此时,台湾花卉生产面积再度扩增至6200余公顷。 1988年是台湾花卉产业的革新之年,由花农和花商合资成立的“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自此,台北花市初步成形,成为台湾地区首个民营花卉批发市场。 1997年,滨江花市被定为危楼,要求拆除重建,花市以临时摊棚的形式迁至内湖瑞光路106号,正式更名为“台北花市”(后被称为“内湖花市”,与新台北花市作区分)。伴随花市的多次动迁,花卉业者深感临时花市的不安定,呼吁建立永久花卉经营场所。 后几经协商,于2000年由台北市政府择定永久花市的预定地。但因经费问题迟迟未有进展,直至2008年、2010年才分别就两座主体建筑对外招标,后由台北市政府出资修建。 2014年3月8日,伴随旧建筑熄灯号的响起,台北花市旧址停止营业,经营17年的临时摊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3月11日,业者利用花市的休市日迁入内湖新湖路3路(占地面积2.8公顷),以试运营的方式与公众见面。3月14日,全新的台北花市正式开幕,标志着台湾首个永久花卉市场的建成。 目前,台北花市旧址已改作公园用地,预计于2019年4月投入使用。
凌晨4点,台北花市拍卖交易中心正在进行切花拍卖作业
今生的努力
台北花市迁入内湖4年之后,市场内部设计弊端逐渐暴露,运营团队为此头疼不已。由于台北花市以“绿建筑”概念设计而成,即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采暖和空调使用,根据自然通风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利用夏季主导风向。所以,台北花市的摊位高度仅2米左右,建筑挑高却达7米,上部预留极大空间用以通风和采光。但商户却认为这是“空间的极大浪费”。于是,业者纷纷将上部空间用来堆放纸箱、货梯等杂物。“东西放得越多,市场通风也越差,我们也难以强制要求商户清空,时日渐久就成了市场最大的问题。”陈根旺无奈地说。 实际上,台北花市整体呈条装设计,从一个摊位走到最后一个摊位大约70米的距离,摊位设置密集、日均人流量颇大,每年6月至9月是台湾气温最高的时候,没有合理通风的花市热气腾腾,对人对花都是极大的考验。为解决通风和高温问题,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增设了喷雾系统,但效果并不理想,“夏天喷出的全是热气,市场内部依然闷热难耐”。另一方面,“绿建筑”设计的初衷是尽可能减少空调使用,原设计并未预留出更多空调机位,对后期增设空调造成极大不便。尤其是分离式空调,不仅需要铺设管线,还需将外部机体移至远处,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消耗巨大。此外,由于经费预算有限,台北花市暂时难以实现空调的完全配置,出现“一区热一区冷”的现象,从降温程度和购买舒适度来说,均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电梯配备不足也是台北花市面临的棘手问题。台北花市共设10部电梯,由于分布不当,货梯难以执行运输作业,业者占据客梯运输,无法实现客货分流。A馆共计200个摊位,对电梯的需求颇大,但仅设2座货梯和3部客梯,且货梯距离市场较远,仅通往花卉冷藏区域,不提供分层停靠,业者无法使用客梯运输花材和资材。迫不得已之下,业者只得改用客梯作业,而客梯面积狭小,仅可容纳1部手推车和3至4位乘客,货量大时必须分次运输或扛货走楼梯。目前,台北花市也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由于不能改变建筑的原有设计,只能从外部寻找适合处增设货梯,以便业者的运营。 “设计师只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对产业了解不够。其实,我们不需要它有多好看,坚固耐用就可以。”陈根旺在采访结束时感叹道,从民众来说,台北花市是好看的,但对于批发商来说,实用性不能令人满意。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目前,台北花市每日可实现5000至6000件花卉交易,日交易额2000万新台币,年营业额为25亿新台币,肩负引领和推动台湾花卉产业发展的任务和使命。目前,“进一步扩大本地市场”、“拓展外销市场”是台北花市运营的重要目标。 日本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花卉消费市场,对台湾花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经过多年观察,日本老龄化日趋严重,消费能力下降,且花卉消费群体多集中在中老年,年轻群体越来越少。“我们警觉日本市场的变化,并有感台湾地区后续的发展,希望能够现在开始改善这个状况。”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副理陈根旺说。有鉴于此,台北花市与台湾的花艺协会、设计团体合作,在各大区域设立办公室,以免费的方式吸引民众参与,提升大众对鲜花的使用,促进花卉消费。同时,借助台北便利的交通系统,在主要捷运站尝试设点,以精致小巧、相对便宜的花卉,推动大众花卉的消费。“商业花礼的复购率有限,一年不超过3次,但日本、欧洲市场鲜花消费频繁,可见大众消费潜力巨大。”陈根旺认为,花卉推广难以一蹴而就,最快也需要3年时间。台北是台湾花卉消费的核心,如果可以在台北推广实施,其它地区也可效仿。事实上,走入社区只是运营战略的第一步,走入校区才是核心战略,但因其涉及教育局、学校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规划。 众所周知,台湾属于副热带气候,平原地区均可保证全年花卉种植生产,也决定了台湾以出口导向为主的花卉产区地位,“走出去”也成为台湾花卉的必然之路。目前,台湾1/3鲜切花外销出口,以文心兰、蝴蝶兰、红掌为主。为进一步拓展外销市场,台北花市拟在A馆建立贸易办公室,今年开始规划建设,预计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希望招商、引商,吸引台湾大型花卉贸易商在此设立运营总部,利用台北花市的丰富货源和便捷资讯,为台湾花卉贸易商提供对外窗口和平台,从而拓展台湾花卉的国际竞争力。
台北花市卸货区一角,各供应商的货品皆放于此,等待市场工作人员的检查验收
拍卖交易完成后,各批发商及摊商正在清点、整理花材
凌晨6点,台北花市鲜切花区域商户正在整理花材并作分区陈列
早上7点半,台北花市内,鲜切叶摊位正在等待开市
花市摊商将摊位挪用上部空间堆放纸箱,导致花市内部通风不畅。图中摊商正在从上方取用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