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翘的选地、整地
1、育苗地 选地、整地是育好苗的基础,根据连翘幼苗的生长习性,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背风、砂质壤土地块进行育苗。连翘种子小,幼芽顶土能力弱,因此要精细整地,才能保证出苗正常。在头一年秋后进行翻地,使土壤充分风化,在越冬晚霜过后,再进行一次深翻,要求耕翻深度24—30厘米,将杂草晒干焚烧,扬开翻入土中,拣净碎石和未烧净的杂草,打碎坷垃,平整地面。结合耕翻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然后整平作畦,畦宽100—120厘米,垄高约25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沟宽18—24厘米,沟深15厘米。这种条件育苗,可使植株幼苗生长健壮,并可提高出苗成活率。如选背阳阴凉、土壤干燥贫瘠的地方育苗,即使施足粪肥,精细整地,但由于阳光不足,气温低,土壤干燥,会影响出苗及生长,易造成幼苗瘦弱,这应引起足够重视。此选地整地方式亦适合于扦插育苗。
2、种植(移栽或大田)地连翘为深根性植物,其根系发达,入土较深,喜肥,怕积水。移栽地(大田)应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熟地,以中性土壤为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浅耕,使土壤风化。新开垦的山冈、荒薄地应注意增施有机肥料。种植前再翻耙两次,然后按株距1.5米,行距2米,挖穴(每亩密度为222株),穴大小为0.8米×0.8米×0.7米。整地宜在秋后进行,以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每穴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20—30公斤,并掺施三元复合肥0.25公斤。
二、繁殖:连翘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生产上以种子、扦插繁殖为主。
1、育苗
(1)种子繁殖 ①采种: 要选择优势母株。选择生长健壮、枝条间短而粗壮、花果着生密而饱满,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优势单株作母树。注意观察开花、结实的时期,掌握适宜的采种时间。采集要及时,避免种子成熟后自行脱落。一般于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采集成熟的果实。要采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且重的连翘果,然后薄摊于通风阴凉处,阴干后脱粒。经过精选去杂,选取整齐、饱满又无病虫害的种子,贮藏留种。 ②种子贮藏:在不同条件下贮藏连翘种子,对其发芽率影响极大。北京科研单位1977年收连翘种子放鸡心瓶藏室温下,至1979年2月26日测发芽率为43.7%。据海南药物站试验:连翘种子采用干燥器贮存较好。贮存11个月出苗率仍可达85.3 %,用于砂贮存7个月,出苗率则降至31.3%,贮存8个月以上则完全丧失发芽力。而用潮砂贮存,在贮存期间种子已陆续发芽,故播种后期出苗率不如干燥器贮存高。③种子萌发:连翘种子容易萌发,应该说种子适宜在较高的温度下萌发。依据种子贮存及萌发情况,结合实践经验,栽培时间可安排在春季或冬季,春播在4月上、中旬,冬播在封冻前进行。④种子育苗:连翘种子的种皮较坚硬,不经过预处理,直播圃地,需1个多月时间才发芽出土。因此,在播前可进行催芽处理。新引种地区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为:选择成熟饱满的种子,放到30℃左右温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捞出后掺湿砂3倍用木箱或小缸装好,上面封盖塑料薄膜,置于背风向阳处,每天翻动2次,经常保持湿润,10多天后,种子萌芽,即可播种。播后8—9天即可出苗,比不经过预处理种子可提前出苗20天左右。如土地干旱,先向畦内浇水,水渗下表土稍松散时播种。春播在“清明”前后,冬播在封冻前(种子不用处理,第二年能出苗)。播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1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掺细砂,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搂平,稍加镇压。10—15天幼苗可出土。每亩用种量2—3公斤左右。覆土不能过厚,一般为1厘米左右,然后再盖草保持湿润。种子出土后,随即揭草。苗高10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定苗,第二年4月上旬苗高30厘米左右时可进行大田移栽。⑤大田直播:按行距2米,株距1.5米开穴,施入堆肥和草木灰,与土拌和。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播种,也可在深秋土壤封冻前播种。每穴播入种子10余粒,播后覆土,轻压。注意要在土壤墒情好时下种。
(2)压条繁殖春季选成年树下垂的枝条,将其弯曲压入土中,并在枝条入土处刻伤,保持土壤湿润,待枝条在土中生出须根后,切断与母树的联系,让其独立长成新株。冬季要做好防冻准备,如在其上面覆盖杂草或塑料膜等,确保安全越冬。
(3)插条繁殖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均可扦插,但以春季为好。选1—2年生的健壮嫩枝,剪成20—30厘米长的插穗,上端剪口要离第一个节0.8厘米,插条每段必须带2—3个节位。然后将其下端近节处削成平面。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可将插穗分扎成30—50根1捆,用500ppmABT生根粉或500—1000ppm吲哚丁酸溶液,将插穗基部(1—2厘米处)浸泡10秒钟,取出晾干待插。南方多于早春露地扦插,北方多在夏季扦插。插条前,将苗床耙细整平,作高畦,宽1.5米,按行株距20×10厘米,斜插入畦中,插入土内深18—20厘米,将枝条最上一节露出地面,然后埋土压实,天旱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太湿,否则插穗入土部分会发黑腐烂。正常管理,扦插成苗率可高达90%。加强田间管理,秋后苗高可达50厘米以上,于次年春季即可挖穴定植。
(4)分株繁殖 在“霜降”后或春季发芽前,将3年以上的树旁发生的幼条,带土刨出移栽或将整棵树刨出进行分株移栽。一般一株能分栽3—5株。采用此法关键是要让每棵分出的小株上,都带一点须根,这样成活率高,见效快。
2、定植 栽植前,先在穴内施肥,每穴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及适量的复合肥(见选地整地)。栽植时要使苗木根系舒展,分层踏实,定植点覆土要高于穴面,以免雨后穴土下沉,不利成活和生长。 为克服连翘同株自花不孕,提高授粉结果率,在其栽植时必须使长花柱花与短花柱花植株定植点合理配置。据有关报导,这两种不同类型花的植株同时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下结果率差异很大。在相间栽培(行间混交)条件下,结果率为63.9%,在自然情况下结果较多的地块,结果率仅47%。因此,将相同栽培改为株间混交配置栽植,其结果率要高些,因为株间混交使长花柱花植株与短花柱花植株互相处在包围之中,授粉时比行间混交授粉受风向、坡向、上下坡的影响要小些,能明显提高授粉率。连翘株间混交,相邻两行长花柱植株与短花柱植株配置不同,两者上下左右要错开,即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配置的植株一致。除花期外,连翘长花柱花植株与短花柱花植株,在外形上不易辨别,特别是幼苗。为适应生产需要,可在其开花时,将其分别采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其中主要是扦插,因为其繁殖材料来源广,利用率高,繁殖系数大,能满足造林需要。由此,便可解决两种不同类型的花植株混交栽植种苗不足的问题。栽植时,苗木大小要进行分级,使两种植株生长基本一致,林相整齐,有利授粉,提高产量。为分辨连翘长花柱花与短花柱花植株形态特征差异,在分类培养苗木的同时,还应进行定点、定时观察,建立档案,这不仅对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对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