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市组织了浦东美术馆建筑设计的国际竞赛。美术馆基地处于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紧邻东方明珠塔,面向浦江。从外滩看过去,陆家嘴的天际线已然成为现代上海的形象象征。任何对此形象的细小改变都极其敏感。因此,项目场地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空置,等待着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到来,作为对这个超级大都市的生活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催化剂。
该竞赛共分两轮,经过第一轮的评选,OPEN 与SANAA, Ateliers Jean Nouvel 以及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共四家事务所进入第二轮的角逐。以下是OPEN的第一轮竞赛方案。
OPEN的入围方案
浦东的新城开发模式,在中国近二十多年的极速发展中被其他城市不同程度地效仿,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个后发展时代的开端,重新审视这些速生城市遗留的问题,我们认为亟需一系列因地制宜的策略,使城市生活得到修复与再生。浦东美术馆所在的小陆家嘴地区恰恰是浦东以及中国新城的一个极端样本,这里集中了各种视觉刺激,造就了一个供外滩欣赏的超级明信片图景,然而深入其中,却是一个碎片化的、缺乏人性关怀的城市肌理。
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上,OPEN的提案期待通过自然景观把现有的、散落孤立的公园、文化机构和江岸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大型环状公园系统,并在其中加入文化/体育/餐饮等功能。穿梭在浦东的都市丛林之中,这个连接起各个重要空间节点的文化公园系统将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文旅游热点,同时也给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市民提供了一直缺失的城市机能,为这个超级城市增添一些有温度的人文关怀。
浦东美术馆恰好处于这个新的公园系统里一个重要节点,它和东侧邻近的绿地一起把东方明珠公园和滨江的公园联系起来。东侧的绿地将成为从美术馆延伸出的一个雕塑公园,同时也是举办音乐节、艺术节等重大户外活动的草坪公园;西侧美术馆的夹层空间则将成为一个天然的大型“城市舞台”,东方明珠是其独特壮观的舞台背景。
美术馆本身在概念上是浦东陆家嘴和浦西外滩的一种视觉联系器。不同于周边大部分建筑的物体化和垂直化表达,美术馆以一种更加水平的姿态融入基地。它的形态生成于基地的退线和限高、与周边建筑体量的关系以及对地下轨道交通设施的退让。极简的建筑形体犹如黄浦江边一颗被浦东都市环境切割雕刻出来的水晶体。建筑内部的夹层是一个全时间开放的城市艺术广场,将城市引入到建筑内,在其西侧端头,上下层之间的缝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欣赏浦西外滩和上海城市历史建筑的景框。
建筑漂浮的上部体量被称为“艺术殿堂”,容纳了位于空间中心的方正的展厅核,以及围绕其外更开放流动的展示空间。可分可合、灵活多样的空间很好地适应了各种策展的需求。精心布置的窗和洞口将周围精彩的城市景观引入观者的游走路径,让艺术的体验与独特的城市体验合二为一。
建筑下部的体量被称为“艺术社区”,在这里,艺术与公众生活、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城市街道般的艺术走廊将“黑盒子”装置剧场、市民与艺术展厅、艺术品商店、报告厅、图书馆、手工坊等为市民提供服务的艺术空间串联起来。
“艺术殿堂”与“艺术社区”之间独特神秘而又富有张力的“艺术广场”,将是这个美术馆未来最吸引人的一个城市客厅和户外展览、活动空间。在这里,人们穿梭于上下的建筑之间、东西的公园之间,和贯穿着历史与未来的想象之间。在这里,城市、艺术、自然与人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关系。
项目信息及团队
地点:中国上海
甲方:浦东新区政府
建筑面积:36,486 平方米
项目时间:2016年
功能:展厅、多功能报告厅、艺术图书馆、咖啡厅、餐厅、艺术品收藏库、行政及研究办公室
建筑设计:OPEN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李虎、黄文菁
设计团队:叶青、胡伯骥、周亭婷、马千程、罗韧、方冠颖、周小晨、贾瀚、倪若宁、黄伟男、牛博文顾问
工程师:奥雅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