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因此,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
[page]
附注:什么是枯山水?
顾名思义,“山水”必有山有水,而“枯”则表示干枯,二者合在一起,看似予盾,殊不知,那是日本最具特色的一种造园形式。所谓枯山水,就是没有真的山和水,几块大大小小的石头点缀在一片白沙之中,白沙表面梳耙出圆形和长形的条纹,看上去耐人寻味。欣赏时,需坐在庭前的过道上,慢慢观望,细细琢磨,才能逐渐心领神会。简而言之,那石头代表山、岛屿以及船只,白沙代表水,沙上的条纹则代表水的波纹。整体来说它就是一个有山有水有船的微型景观世界。
“枯山水”庭园属于禅宗庭园。禅是一种从人自身内部而不是外部寻求真理的信仰,禅僧一无所有,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要久久地面壁冥想,以求达悟。“枯山水”庭园最初是为他们修行而设计的。空落落的庭院,只有黑糊糊的岩石孤零零地立在一片耙过的白沙地上,即使是走马看花的游客,到了这里也会身不由己地静坐下来,让思绪来一次任意的展开。
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是白砂、绿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调谐之处。而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因其属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而各方游客则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
[page]你可以将这样一个庭园理解为河流中的岩石,或传说中的神秘小岛,但若仅从美学角度考虑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果。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
江户时期,日本庭园中出现了以低矮灌木为主景的修剪式枯山水,其中,以17世纪滋贺县的大池寺庭园为代表作。它将杜鹃灌木丛修剪为几何形体,象征一艘"船"在波浪中航行,从而展现了一幅禅宗海景图。
同样位于京都的东福寺方丈北庭是日本昭和时代的枯山水庭园。它虽然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却仍然遵循古代的禅宗法则。其最具特色的是,这一庭园中,由苔藓和石块构成棋盘似的小方块,宛如退潮时海岸边的泡沫。它以一条曲线收边,边缘处种以成片的低矮灌木丛,配上星星点点静静开放的杜鹃花,给宁静的庭园添了几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