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迈特园林绿化
成都绿化工程
艾迈特园林
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
作者:别墅庭院景观    发布于:2014-05-12 12:13:18    文字:【】【】【
摘要:引言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人类的生产与活动将越来越集中于城市。同样,城市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国际市场的调研,大约有60%的旅游者在从事各种旅游活动时会经历城市旅游。城市综合实力增强,环境的改善,以及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


引言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人类的生产与活动将越来越集中于城市。同样,城市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国际市场的调研,大约有60%的旅游者在从事各种旅游活动时会经历城市旅游。城市综合实力增强,环境的改善,以及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齐备,带来更多商务、会议,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使城市具有了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同时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文化设施。现代化的城市气息吸引着游客,旅游开始“城市化”,城市也随之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 


城市是大部分游客的客源地,也是很多游客的目的地。尽管一部分假日背包族已经把注意力投向了农村,但是旅游业的很大部分都集中于城市,而且从旅游对总体社会经济的冲击来看,旅游对城市影响比对农村更大。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这是必然的。 


1.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的概念、关系 


城市旅游,就是旅游者以城市本身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完成其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内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是城市旅游职能提高的表现。城市旅游已经成为当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也因此被誉为“托起旅游大厦的脊梁”。 


旅游城市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显著,城市旅游规模也不断扩大。在经济发达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群落比较密集的地带,已经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城市旅游圈(带)。有学者将这种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增强和城市旅游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称之为“旅游城市化”。旅游城市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旅游城市化现象一方面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本身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从历史上考察,城市旅游是旅游社会需求和旅游社会供给的统一,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作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是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近代城市化被旅游界认为是旅行向旅游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旅游诞生之初,城市与旅游的发展并不同步,但相互影响。而到了今天,可以说它们几乎是同步的。城市旅游是旅游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而旅游城市化则是城市旅游也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都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快城市旅游发展,推进旅游城市化进程 


2.1 合理定位并全面塑造最具特色的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建立独特、鲜明、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依靠形象来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因此,城市旅游形象(Urban Tourist Image)成为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领域。没有鲜明、独特、整体性旅游形象的城市是很难长久地吸引旅游者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品牌的形成,有些是历史的痕迹和结果,有些就需要人为去营造和经营,就象塑造一个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一样。 


世界上城市形象良好、城市文化活力强的城市,无不具有特定的文化构成关系和良好的城市形象概念,如巴黎——“世界服装之都”和“世界浪漫之都”;维也纳——世界音乐之乡;东京——东西文化的交汇城市;罗马——古典文化集萃的城市;香港——世界上最自由和最安全的城市。同时,城市形象还是多元的。巴黎,既有浪漫之都、服装之都之称,还有艺术之都,世界会议之都之称。香港,除了我们熟悉的“动感之都”外,还有“购物之都”、“亚洲会议业之都”、“内地服务业之都”等称号。一个城市只有合理地定位城市旅游形象,塑造最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才能保持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 


城市旅游形象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理念识别( MindIdentity ) 、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视觉识别(VidsalIdentity)。理念识别是城市旅游形象的“灵魂”,行为识别是城市旅游形象的“躯体”,视觉识别则是旅游形象的“面孔”。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整体性表现在以精神理念为核心,以行为规范与视觉传播扩散,三者作用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充分体现的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整体性原则。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应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树立不同的形象。如中国香港旅游协会针对西方国家客源的心理特点,为香港地区树立的城市旅游形象是“神秘的东方色彩和传统的中国文化”、“不夜城”;针对日本客源市场,树立了“亚洲最便捷的旅游目的地”、“购物天堂和美食好去处”等形象。 


除了整体性和针对性,城市旅游形象塑造还应遵循主题性和独特性原则,强调资源特色。很多成功的城市形象策划中,都是从强调资源特色思路出发的。国内这样以突出资源特色为重点的城市形象定位的成功范例有很多。如浙江舟山市的形象定位是“海天佛国、渔都港城”;江苏无锡市定位于“太湖明珠”;浙江义乌市定位于“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海南海口市定位于“椰风海韵、南海明珠”;广西桂林市的形象定位集中于“山清、水秀、城美”这一鲜明的城市特色;哈尔滨有“冰雪之城”的美名和“丁香城”、“冰城”这样的简称;山东威海市定位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之后需要进行宣传而维系,但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不断创新。如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市,现在的城市形象定位为“一块谋大事、成大业的神奇土地”。杭州则把国际旅游和休闲作为形象定位,全面呈现21世纪“新天堂”的城市形象,其宣传口号是“东方休闲之都·人间幸福天堂”。成都曾经定位于“成功之都”,后来则定位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2 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均衡城市旅游要素 


城市旅游资源的价值核心在于城市本身。城市旅游资源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整合的动态过程。城市旅游资源无论在内容、范围和空间上都有较大扩展,通过整体的整合与包装,各种渠道的传输与综合性宣传,逐步在游客心中过滤和凝结成一种独特的内涵,在相互适应与协调、相互整合和循环中,形成可利用、可接受目具吸引力的城市旅游产品,成为整个旅游城市吸引游客的原动力。 


城市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利用好现有的旅游资源,更需要使旅游六个要素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而其中仟何一个要素的滞后,都会制约其他要索的发展,继后影响整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比较直观的如旅游交通。即使旅游资源都很有吸引力,其它要素也很好,但整个城市游客流量也最多只能是该城市最大的交通流量,其它要素将因交通运力不足而造成浪费。因此旅游城市有必要对旅游中的六要素进行逐个剖析,综合评价各个要素的能力,分析存在的差异,权衡并确定各个要素的流客量和能力均衡状态,以避免要素之间不平衡而引起的瓶颈问题和资源浪费现象。 


2.3 确定城市旅游发展模式 


主要模式有以广州为代表的经济中心城市旅游的商务主导模式(保继刚,彭华);以武汉为例的大旅游圈模式(马勇,董观志)等。还有观光型、购物型、休闲度假型、会展型、主题公园、节事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模式。但一个城市通常不会采取单一功能模式,而是几种相结合的模式。以三亚为例。根据对三亚旅游资源和市场的对应分析,三亚市旅游发展采取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型旅游发展模式。观光旅游有助于扩大三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商务交流与合作。商务旅游带动三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旅游观光客源。度假旅游、宗教旅游、娱乐与购物旅游是对三亚旅游发展的有效补充。观光、休闲度假与商务旅游带来的市场可为度假、宗教、娱乐与购物旅游共享。生态型、文化型的观光、度假、宗教旅游以及组织外出旅游的需求巨大,是发展旅游的另一个重点。三亚丰富的热带海滨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景点是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三亚观光型旅游发展的基础。 


2.4 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各种机遇,组织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制定经营管理策略,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的能力。城市旅游竞争力与旅游资源禀赋有关,受旅游企业的经营策略、旅游部门的管理水平、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局势与社会治安、城市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特大城市的竞争是国家级别的大尺度竞争,其在国家城市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功能要求特大城市能够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因此,特大城市旅游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城市某些功能之间的竞争,如城市是否能成为高级别的会展城市,是否为区域乃至国家级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否为高级别的交通枢纽等等。特大城市的旅游功能竞争还表现在旅游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大中城市旅游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旅游业之间功能和特色的竞争,城市旅游业具有区域旅游中心职能特征,通过交通、集散、整合等功能影响一定范围的纵深腹地。中小城市旅游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特色的竞争,即以独特的旅游产品进行旅游营销,吸引游客。由于中小城市的规模、功能和地位的限制,城市旅游业往往作为一个整合的旅游目的地,而城市的旅游集散地作用相对较小。 


桂林市在提升城市竞争力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实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开拓中、高端旅游市场,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施旅游概念营销。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在改造提高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同时,着力开发商务旅游、特种旅游等新产品。大力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商品,做好做足旅游购物文章,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2.5 加强城市旅游区域合作 


区域(城市)旅游合作旅游合作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县区、旅行社与旅行社,旅行社与饭店、景区、交通部门的经营合作是跨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是旅游线路的整体组合。通过组合形成优势互补、市场互享、营销互动的整体优势,形成满足游客多种旅游需求的吸引力形成游客少支出多享受的高效益。区域旅游合作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又是区域旅游发展和区域整体形象建设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区域旅游合作既符合旅游经济发展规律,是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终极形态。 


同时,城市旅游区域合作是最能体现旅游城市化过程的。2002年,辽宁省旅游局根据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分布特点,组织打造金三角旅游线的旅游合作,重新组合各县市区的旅游精品,形成以沈阳、大连、丹东三个城市为支点沈阳(抚顺、铁岭)—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丹东—本溪—沈阳的金三角旅游线,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丹东、本溪、抚顺、铁岭等9个城市。此9城市中有6个优秀旅游城市,即抚顺、沈阳、鞍山、大连、丹东、本溪,汇集了辽宁90%的旅游区点,形成有多个精美景点的旅游线路。2004年,辽宁省旅游局开展辽西五市的旅游合作,推进落后的辽西旅游发展;开展环渤海区域的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旅游合作,三省二市于2004年8月5日确定了《联合宣言》,确定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共同开发陆路及海上产品。旅游合作扩展了辽宁旅游优势的组合空间和条件,使辽宁形成了与长三角旅游区域、珠三角旅游区域竞争的实力,使旅游吸引力不强的各个单项产品成为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使不具有强大旅游优势的辽宁形成旅游优势,具备与有强大旅游吸引力单项产品的旅游城市竞争的力量,使辽宁旅游逐步强大。 


跨省区的“丝绸之路”、“长江三峡”旅游区(带)的合作催生了华东五省一市、北方十省市、沿海(长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中原旅游协作区、环渤海旅游区等区域旅游合作。还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旅游合作是2003年7月举办的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与会16个城市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杭州)宣言》,达成了“取消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建成中国首个无障碍的跨省市旅游区,最终成为世界级目的地”的共识。 


3.结语 


旅游“乡村化”、“生态化”与“城市化”、“都市化”是并不矛盾的两个过程,因为它们都基于不同的旅游需求。即使是同一个游客也既需要回归自然的乡村旅游,也需要体验现代气息的城市旅游。所以它们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去争取更大的市场,赢得更多的游客。 



 
 
成都园林绿化工程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成都艾迈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蜀ICP备10030302号-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永和社区12组
四川巴中、德阳、宜宾、自贡、绵阳、崇州、西昌、南充,贵州贵阳、铜仁、遵义、都匀,云南等地均有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的服务网点
联系方式:028-67229758    15108310846   在线咨询:艾迈特园林绿化
艾迈特园林
加我们的微信
切换到手机版
切换到手机版